深圳八成知識產權案件侵犯商標權
2020-09-02 17:03:22
11月27日下午,廣東省深圳市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
近10年來,深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侵犯商標權類犯罪案件占比最高,案件件數和人數占總數的80%和86%;侵犯著作權類犯罪案件件數和人數占總數的19%和12%;侵犯商業秘密類犯罪案件件數和人數均占總數的2%;侵犯專利類犯罪案件最少,僅為3件3人,2012年至2018年8月,連續7年辦案量為零。
近10年來,深圳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具有犯罪類型和涉案領域集中;犯罪地域特征明顯;重大、新型犯罪頻發;共同犯罪占比大;犯罪呈現網絡化、產業化趨勢5個特點。
侵犯商標類犯罪案件占總數的80%,其中以假冒注冊商標類案件最多,占總數50%以上。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絕大多數涉及國內外知名企業與品牌,如微軟、茅臺、LV、iphone等,其中不少案件直接侵犯深圳本地知名企業的知識產權,如假冒華為公司商標、侵犯中興公司商業秘密、外掛騰訊公司軟件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主要集中在電子、文化、技術等領域,通訊、酒業、服裝等行業案件多發,涉及手機侵權類案件最為突出。
侵權對象呈明顯地域性特點。商標類案件集中在福田區并輻射周邊地區,商業秘密類案件集中在南山區。
2008年以來,深圳檢察機關辦理的重大案件較多,有的涉案金額數千萬元乃至上億元,部分案件在全省、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新型案件時有發生,給司法辦案帶來極大挑戰。如2008年福田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王某等11人侵犯著作權案,涉案金額高達8.6億元,為當時國內最大的跨國盜版高品質軟件刑事案件。2015年至2016年,南山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羅某等人侵犯著作權案,侵權對象為集成電路芯片只讀存貯介質ROM中固化的軟件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案件有顯著區別。
多數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呈現團伙作案、多人犯罪趨勢,以夫妻式、家族式、同鄉式、企業式等共同犯罪居多。整個犯罪過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呈現制假售假“一條龍”態勢。深圳檢察機關辦理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共同犯罪比例接近50%。
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發布廣告、聯系購買者、購買上下游產品、進行網上銀行交易,通過物流發貨,極具隱蔽性,加大了打擊難度。與網絡相關的侵犯著作權犯罪增多,通過網絡傳播他人作品,復制游戲源代碼,制作、銷售網絡游戲外掛程序等侵犯著作權案件不斷增多。通過網絡泄露商業秘密的案件時有發生。
會議透露,2008年至2018年8月,深圳檢察機關共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審查逮捕案件4105件,在龐大的數據背后都是有關知識產權的侵權糾紛。所以,不論企業還是個人,都應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在遭受侵權的時候及時利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深圳萬事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用心打造萬事惠一站式商業服務平臺,專為廣大企業及個人提供精準全面的商業服務,服務品類涵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等多種類型,服務商家遍布全國,快速為您解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