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良好商標戰略實施環境 促進經濟發展
2021-08-05 16:37:45
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確立了注冊一批商標,認定一批知名商標,爭創一批青海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方針,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引導企業加強商標注冊,形成了商標培育注冊的良性發展格局。截至2011年7月,全市注冊商標3152件,其中,馳名商標5件、著名商標32件、知名商標42件、好商標75件,分別占到青海省商標總量的50%以上。
青海省西寧市推出以“商標興企”為內容的一系列新舉措。圖為該市工商行政管理人員正在走訪企業,了解商標管理與應用等情況。 本報記者 蘇 琳攝
營造良好商標戰略實施環境
“這幾年,西寧市商標工作年年呈現新氣象,年年取得新成效。特別是2005年以來,連續5年爭創了5件中國馳名商標,實現中國馳名商標數量的飛躍;‘湟源陳醋’、‘湟源馬牙’成功注冊了證明商標,打破全市無農產品(17.35,0.00,0.00%)證明商標的歷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西寧市工商局副局長呂雙全言簡意賅地概括了西寧市商標工作的成效。
據介紹,近年來西寧市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青海省名牌戰略工作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增強全市各類經濟組織的商標意識,夯實品牌建設工作基礎,以注冊新商標、盤活死商標、續展到期商標為抓手,堅持一手抓商標培育,一手抓馳名商標保護,實現注冊商標量的擴張和質的飛躍,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整體經濟實力。
為加強商標戰略工作的領導,西寧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長任組長,工商、商務、財政、質監、衛生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西寧市工商局具體負責對商標品牌戰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策劃工作。同時,由西寧市政府牽頭,工商部門負責,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實施商標戰略工作,為加快實施商標戰略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西寧市工商局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研究制定了符合實際的商標發展規劃。對于無注冊商標的企業,主動上門服務,宣傳商標在推動企業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意義,給他們出主意申請注冊商標;對于新申請到商標注冊證的企業,通過身邊的典型案例,現場說法,幫助企業正確使用和管理自己的商標,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于有一定經營規模的注冊商標企業,引導他們創新理念,努力爭創著名商標;對于被認定為著名商標的企業,幫助他們在經營上提檔次,在宣傳上下功夫,不斷做大做強,積極爭創馳名商標;對于改組、改制和破產企業,積極和有關部門聯系,及時辦理商標變更、轉讓手續,防止無形資產流失。西寧市有113家企業的125件商標成功轉讓和變更。
同時,西寧市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完善激勵機制。工商部門開辟了注冊商標企業年檢綠色通道,優先為其辦理變更、年檢等手續。財政部門將發展商標品牌戰略列入了財政預算,為全市商標品牌戰略的順利有效實施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稅收、質監等部門研究制定了相關的扶持政策,扶持重點企業打造強勢品牌、做大做強。農牧、質監、衛生等部門加強業務指導,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讓“農”字牌為農民增收服務
有著300年歷史的“湟源陳醋”是我國的四大名醋之一,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湟源陳醋’緣何成為我國的四大名醋之一?”青海吉友湟源陳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有吉說,“我想首先是因為產地條件好,它產于青海省湟源縣無污染的湟水源頭,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度高,獨具特殊的釀造環境;其次是因為原料好,它以高原獨有的青稞、麩皮為主要原料,添加100多種中藥材,成為質地濃稠、香味濃郁,冬天不凍、夏天不腐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張有吉說,為增加“湟源陳醋”美譽度,該公司通過技術改造使傳統工藝實現現代化、規模化生產,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博采眾長,改進產品品質,開發系列產品,精心打造品牌。
同樣是為增加“湟源陳醋”美譽度,青海湟源日月山醋業有限責任公司也做足了功課。該公司辦公室主任楊紹福告訴記者,為了使“日月山”牌“湟源陳醋”這一地方特色產品做大做強,企業啟動了“日月山”牌“湟源陳醋”系列產品開發項目,完成了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申報認證。在原有陳醋產品的基礎上新開發生產的醋蛋液泡制醋、醋蛋口服液、蟲草醋飲、沙棘果醋、紅景天醋飲等新產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日月山”牌“湟源陳醋”先后榮獲“七五”星火計劃博覽會金獎、首屆全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成為青海省的名牌產品、青海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單位。
在培育地方品牌上,西寧市工商局全力抓好商標注冊和創牌工作,推動地方產業的整體發展。按照鞏固已有注冊商標、開發新產品商標、提升注冊商標檔次的思路,集中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高、市場銷售空間和輻射帶動能力大的名牌產品、名牌企業和名牌產業,拉動全區經濟增長。
西寧市工商局以打好“農”字號品牌為抓手,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產業發展。如湟源縣商標“湟源陳醋”和著名商標“日月山”,帶動全縣5戶企業生產陳醋,每年銷售收入達1552萬元,實現利潤240萬元。
與此同時,市工商局還以打好地域商標品牌為抓手,扶持培育了一批享譽周邊的農產品商標。大通縣通過“服務千家企業、培育千件商標”活動,以農村專業合作社、北川工業園區為重點培育對象,確立了“一縣一強、一鄉一優”的精品品牌發展目標。加強宣傳、動員品牌企業申報商標注冊機防御性注冊,并對全縣214戶農村專業合作社、33名經紀人,通過構建“公司+商標+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跟蹤培育商標登記檔案,由所在地工商所負責對口聯系,建立定向商標培育聯系制度,在商標的查詢、設計、申請等方面實行一條龍服務。如“老爺山”牌果蔬商標,是由大通同創蔬菜生產基地有限公司依托“公司+農戶+商標”的運作模式形成的地域特色商標,該地出產的陸地蔬菜和大棚蔬菜價格與同類產品比提高約20%。
重拳打擊假冒侵權違法行為
保護知名商標、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簡稱“三名”),是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重要環節。西寧市工商、質監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本著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打擊和規范相結合的原則,嚴厲打擊假冒、侵犯商標權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商標專用權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同時,對各類商標侵權案件投訴做到及時受理、查辦。對該市企業商標被外地侵權的,則發揮“打假維權”網絡作用,協助企業聯系當地有關執法部門予以打擊,為企業服務。
近年來,西寧市工商管理部門開展了一系列以“打假冒、端窩點、保品牌”為主題的專項行動,掀起多次活動高潮。特別是2010年10月20日青海省開展“保品牌、打假冒”“百日執法”專項行動以來,西寧市工商局結合本市商標品牌發展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選準突破點,制定方案,細化措施,并將“百日執法”專項行動與“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結合,作為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商標專用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點來抓,成立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期間,共檢查各類經營主體、商場、超市6520戶(處),查辦商標侵權案件83起,端挖制假售假窩點31處,總案值141.97萬元。
西寧市各級工商管理部門結合轄區特點,在“百日執法”行動中,突出“三個執法重點”,即以“鏟窩點、打慣犯、保品牌”專項執法月活動為主,以品牌專賣店為目標,以制假、藏假、售假窩點為重點;以“反侵權、保品牌”專項執法月活動為主,對批發市場、煙酒專賣店、超市(門店)、印刷企業開展集中檢查為重點;以“打假冒、保品牌”為主,對城鄉接合部出租房屋、庫房等開展專項檢查為重點,依法加強監管,打擊商標侵權假冒行為。
“兩年來,共查辦商標侵權案件642件,端挖制假售假窩點99個,案值近千萬元,收繳罰沒款530.5萬元。特別是今年,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案件數量和罰沒款分別較上年同比增加7%和3%。”
在打假的同時,西寧市工商局對有自己主打產品的企業,積極引導其走自主品牌之路,在“三名”商標保護上下功夫。西寧城中分局在與“夏都寶玉城珠寶閣”企業負責人商談企業品牌戰略后,該企業在2010年8月對“寶玉城”商標進行了防御性注冊,申報注冊商標26件,2011年又申報了防御性注冊商標16件。
今年以來,西寧市工商局從制假源頭抓起,與企業建立打假監管體系。先后向省內“三名”企業發出建立打假意見函,通過與廠家聯系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3起,有效地遏制了假冒侵權商標行為的蔓延;幫助小商品店、小超市等經營者提高識假能力,執法人員現場講解識假、辨假知識,在流通領域堵截假冒偽劣商品,有效地保護了商標專用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