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商標戰略的意義
2021-08-05 16:38:08
商標超市網記者報道,當代經濟是市場經濟,又是知識經濟和品牌經濟。商標戰略平臺無疑是以深遂的眼光,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審視和認識商標品牌經濟的重要性,進而推進商標品牌的創立、培育和發展。商標作為商品的固有標識,它是市場最活躍的因素之一,不僅是知識產權,而且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無形資產和巨大財富。它與當今市場的存在而存在、與當今市場的發展而發展。無論從國際看,還是從國內、全省看,構建商標戰略平臺,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頗有重要意義。
(一)實施商標戰略是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所趨。現代市場具有兩個重要特征:隨著國際貿易的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不斷削弱區域貿易壁壘,市場供應能力超過有支付能力的市場需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條件下,商標和品牌的競爭已成為與價格競爭、質量競爭并駕齊驅的競爭手段。國際貿易、跨國公司、進出口競爭狼煙而來,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策略,已從商品輸出、資本輸出進化到商標品牌輸出,利用名牌搶占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當今的國際貿易,主要以商標品牌來支撐,美國是一個擁有世界性馳名商標數量最多的國家,全球500強,美國就占有153家。沒有自己的馳名商標,就沒有辦法提取自己知識產權的價值,企業就沒有向心力,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馬斯公司的總裁曾經說過,我們所有的硬件、廠房、設備、地產的價值,沒有我的商標(M&Ms)價值的零頭值錢。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早在1990年珠海視察時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造自己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不發展會受人欺負,沒有自己的商標名牌,也會受人欺負。這是國際貿易競爭的現實,也是市場競爭的鐵律。
(二)實施商標戰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其他經濟并存的所有制結構體系。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消費者是在統一的分配原則下對商品進行購買和消費;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受到了消費者需求的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理念進一步理性化,消費市場從賣方市場走向買方市場時,消費者對商品具有更大的選擇空間,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和生產者不得不從追求產品數量轉向追求產品質量,從而進行商標品牌經營,以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一個地區、一個企業商標品牌意識愈強,說明這個企業擁有市場份額越大,產品附加值越高,市場競爭力越強。
(三)實施商標戰略是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其一,品牌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現實支撐。自主商標品牌的優勢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區域優勢。“長虹”商標的知名度遠遠大于綿陽市;青島海爾、青島啤酒、海信、雙星、澳柯瑪這商標“五朵金花”帶動青島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全省80%的財政收入來自這五大馳名商標企業。不難看出:地方經濟要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馳名商標企業來支撐。其二,商標品牌是發展工業的基石。工業強省、強市,必須是強在市場,強在質量,品牌往往代表了質量,因此發展工業重點是強在品牌。其三,農業發展離不開品牌帶動。商標戰略、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在給予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的同時,又促進了規模化經營,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在擴大出口的同時,又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
(四)有利于地方經濟綜合實力的提升。實施商標戰略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地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地方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有利于提升地方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一個地區商標數量的多少,特別是馳名、著名商標數量的多少,標志著這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象征和標志,也是一個城市和地區的對外宣傳的一張“城市名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標戰略將更加廣泛深入地滲透到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
(五)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為經濟發展積蓄后勁。目前,解決“三農”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中,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各級政府的頭等大事,我省屬于經濟不發達地區,農村人口眾多,認真做好農產品商標注冊工作,是把農業資源優勢化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提高農副產品競爭力,開拓、占領和鞏固農副產品市場的有效途徑;是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化經營,發展規模經濟,保證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加農副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快速通道。
?




